房地产行业的形象一直都不好。尤其最近几年,高地价、高房价的新闻是持续不断,房地产简直被全民声讨。中兴通讯被美国制裁时,很多人痛心国产芯片不争气,就说中国企业家只搞房地产,不关心技术突破。排名前十的富豪,美国大部分是科技巨头,中国则是房地产大佬。房地产似乎是很坏的行业,它没有技术含量,只要把房子盖出来,就能从民众手里拿走全部存款。房地产俨然是贪婪、保守、颟顸的代名词。
房地产行业很重要,谁也无法否认这一点。很多人强调房地产的重要性,往往从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谈起。房地产是百业之王,它连接上下游产业,牵动着巨大的就业人口。小至家具装修,大至金融行业,全和房地产息息相关。不过,从这个角度谈房地产,往往会给批评者以口实。他们说:你看,国家经济果然被房地产绑架了吧。
不是因为房地产业庞大,它才变得重要;而是市场上的你我他都有需求,人和资源才围着房子走。市场把真实需求反映出来,舆论却没意识到这一点,不断贬低房子的重要性。
房子太重要了,一个明显并且主要的原因是:房子是大部分人一生之中,最重大的一次消费,我们幸福生活的很大部分,都要通过房子实现。几乎对所有人而言,每天工作之余,待得最长时间的就是家里。吃饭、休息、睡眠,这些都是对住房的消费。尤其对老人、妇女和儿童而言,房子就是家的代名词,它意味着安逸、舒适和平静。
有了房子,许多附带消费才得以实现,比如家庭主妇想妆饰家庭,孩子能就近上学,老人有散步休闲、社交娱乐的场地。这些消费每天都在进行,没有哪一项消费能像住房那样,提供稳定而持续的幸福感。
据说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发现,城市房价和生育率指数挂钩,房屋价值每上涨1万英镑,有房一族的生育率便会增加3.8%,而没房租客生育率则要下降4.4%。考虑到英国年轻人超过六成都是租客,也许能解释这个国家低迷的生育率。
这类量化统计当然有不严密之处,背后逻辑却值得重视。结婚生育是房屋呈最大消费价值的时刻。有房意味着无需经常搬家,能有熟悉的社区环境,认识的邻居,孩子的学校。住房背后的巨大价值,很多男性没有考虑到,而女性往往更敏感。“买房再结婚”“买房再生小孩”“房子太小不想生二胎”,这是现实而且艰难的顾虑。女性生育期本来就不长,一拖二等三顾虑,犹豫的不生,想生的少生,大城市成为“人口黑洞”,很重要的原因在这里。
在高房价的大城市,男女结婚通常都很晚,生育孩子自然也晚,最主要的牵绊就是房子。这恰恰证明了房地产的极端重要性。它事关当代人幸福生活,也事关我们的未来。香港TVB节目《有房万事足》有过一句话:“冇楼咪白撞(没房就别追),有楼有高潮”,被许多人骂,然而它却道出万千心声。美国也有经济学家指出,高房价对无房族生育率的打击,比失业率还可怕。
有人说,住房确实很重要,可租房一样能获得幸福啊。自有住房和租房的幸福感区别,我在这里不作讨论——关于这个话题,情感细腻的女性朋友们应该更有发言权。我想说的是,租房也是对房子的消费,这一点和自有住房没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