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产业园、体验店等线下渠道扩张。
今年在全国广东、四川、青岛等城市,纷纷布局了智能产业园,其中涉及了智能家居领域的更有数十家园区,资料预计企业年产值超过百亿。除了大型的产业园项目,国内多家智能家居知名厂商,也在各地建立大大小小的旗舰店,体验馆,不但贴近了C端市场,收益也越发可观。
不同领域的企业通过集采合作、数据平台共享、合作技术及成果展示、方案联合、研发优化等,巩固和建立双方的市场优势地位。相对其他重工业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园类型,智能家居产业园的模式更符合各地城市发展战略,效率更高、风险更小。产城融合的项目开发运营、产业资源导入、推动资产优化配置,打造宜商、宜业、宜游的示范项目将有助于推广智能家居,扩大线下渠道,加速智能产业链整体发展。
跨领域的智能设备加入互联
因传感器、芯片、屏幕、语音交互、人脸识别等技术飞跃发展,智能硬件设备越来越往多元化发展,为了更大地增加产品价值和销量,越来越多上游企业和设备厂商选择跨界智能家居,而智能家居企业也为了聚焦优势和减少产品成本,与其他巨头强强联手的合作模式,估计未来几年内,深度融合互联会是未来智能产业一大方向。
但以家电领域来说,今年电视厂商扎推发布人工智能等电视新品,简单来说就是加以配置语音识别系统以及优化自身的内容推介,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操作障碍。想通过智能电视,作为家庭的控制互联中心,操作家中其他智能设备,目前仍只是一种入口,未能成为真正碰到用户购买的痛点。
智慧社区商业模式走向落地
随着我国越来越多商品房、高档住宅项目推出,未来生活已经离不开有着庞大人口基数的小区群体,这就意味着社区安防、社交、交通、配套等领域都面临巨大改变。打造具安全、便利、娱乐、教育、医疗于一体的社区生态圈,关键是建立互联互通的大数据分析管理平台,从顶层设计到治理机制到服务落地,将大数据应用到业务中去,结合业务流程实现实时的优化,为小区居民、服务商、街道、物业公司提高日常效率。
虽然智能家居行业前景无限,但目前各厂商仍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智能产品、解决方案、商业模式都需要不断的结合实际市场需求和未来趋势应用进行创新。看似已经摆脱了“摸着石头过河”的行业初级阶段,但每一块“石头”都很薄弱,要想成功“过河”,还需要各智能家居企业厂商加强自身实力,强强联手,实际冲破一些利益城墙,达成各方互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