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报道】深晚报道|战疫中的盐田人 海云社会工作服务社:防疫娘子军 贡献战疫“她”力量

发布时间:2021-01-14

本文转载自深圳晚报


" 女子能顶半边天 " 这句话在盐田区海云社会工作服务社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该社 165 名社工中,女性社工数为 108 名,占比达 66%。顶住了海云社 " 大半边天 " 的女社工们,用自己坚毅果敢的党员品格、坚定笃行的态度、坚守初心的情怀、坚持到底的作风,积极投身于此次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中,彰显着 " 巾帼不让须眉 " 的飒爽英姿。

坚毅果决,带头人未雨绸缪为民解忧

许静芬是海云社会工作服务社的创始人、理事长,警通公益慈善会的会长。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通过多方协调各方资源,果断地采购防疫物资,防范于未然。在广东省启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一级响应时,她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并亲自挂帅,要求机构各社工在做好个人和家庭防护的同时,积极利用社工专业优势,勇于担当,充分发挥社工的亲民优势,配合服务使用单位开展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在海云社工陆续奔赴防疫一线时,她亲自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送到每个一线的社工手上,叮嘱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社工们看到她冒雨也要坚持到每个岗位上关怀大家,都倍感温暖。

二月初是防疫物资最紧缺的关头,在全国各地都面临 " 一罩难求 " 的严峻形势时,她将总价值 50 多万元的一批医用口罩和进口消毒液捐赠给盐田区民政局和卫健局调拨使用,缓解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需。除了直接捐赠外,她还通过各方渠道整合社会资源、沟通协调,为盐田区多个部门的口罩采购打通供货渠道,为辖区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资保障。

坚定笃行,亲自上阵扛起抗疫红缨枪

李新梅,海云社会工作服务社的总干事,也是两个年幼孩子的妈妈。作为机构负责人,在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带领 30 余名留深社工响应机构党支部的号召,组建抗疫工作组,为防疫做好工作准备。

因为疫情防控工作的紧张,李新梅不得不将两个年幼的孩子交给家人照顾,连春节都无法好好陪伴孩子,对此她常常感到愧疚。但作为社工督导,她必须以身作则,全身心投入,不仅陆续发起 " 爱馨 " 和谐桥社工支援服务计划,组织开展 " 积极情绪袋 " 在线活动,号召居民主动参与积极情绪培育,避免疫情期间可能产生的心理危机。而且在盐田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盐田区民政局的协调组织下,她还积极联动资深律师、心理咨询师、劳资纠纷专家、专业社工等各方力量,协助组建了一支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团队,帮助社区居民解决特殊时期产生的心理困惑。

同时,她经常以一线社工的身份,积极跟进心理援助个案和辖区重点帮扶个案,主动了解服务对象需求,上门跟进工作进展,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截至目前,她和自己组织的团队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为辖区居民提供了超过 1000 人次的服务,成为抗疫工作中名副其实的 " 社工女战士 "。

坚守初心,特殊时期攻坚克难跟个案

疫情期间,做好基层一线的抗疫工作是首要任务,但是在日常负责跟进的个案中,本来心理方面就有旧疾的特殊服务对象,病情出现反复的可能性也有所增加,所以针对特殊群体的个案服务也不能松懈。

林永婵,盐田区精神卫生项目的一名女社工,在普通人看来,她的工作性质有点 " 高危 ",所以做好这份工作更需要多几分对职业初心的坚守。不久前,她负责跟进的一个服务对象出现病情不稳定的现象,经常不听家人和社工的劝阻跑出家门,而且拒绝戴口罩。在将服务对象送至专业医院诊疗时,又发现其体温异常,医生建议将其从罗湖区转送到坪山区进行核酸检测。一路上,林永婵没有犹豫,坚持陪同服务对象及其内心忐忑的家属共同前行,直至凌晨 6 点,林永婵和同工才返回盐田。

林永婵表示,虽然身体疲惫,但心情是放松愉悦的,因为在这场战疫中,她坚持自己的职业初心,守护了服务对象,杜绝发生更严重后果的可能。

坚持到底,贡献一己之力守好社区战疫防线

基层工作防控任务繁重,全员都扑在一线,无法安排人员轮岗,盐田女社工们从投身抗疫一线开始就没有轮休的现象非常普遍,但她们不抱怨、不懈怠,前仆后继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吴亭洁是海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党员社工,她与社区党委副书记、社康医生一起入户为湖北返深的居民测量体温,同时,在微信群上宣传国家疫情防治工作政策、预防肺炎的相关知识,及时转发官方疫情信息,做好舆论引导,成为了 " 行走的小喇叭 "。

此外,她主动了解居民需求,给居民答疑,为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枢纽作用。她奔走社区,呼吁返深人员及时联系社区登记报备,为广大居民加油打气,并组织社区爱心人士向一线工作者捐赠口罩 200 个。

王琪是派驻盐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一名女社工,她参与的区体温检测点设在菜市场旁,每天的人流量最高达 300 人次。

" 您好!请出示您的出入证。"" 您好!请到这边来测量一下体温。"" 您好!请问您扫码填过个人申报信息吗?" 为了不漏掉一个风险人员,王琪每天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细致、不厌其烦地询问每一个进出的居民。同时,她还每天在社区微信群里转发权威图文,将科学对抗疫情的信息和知识传递给居民,积极进行舆论正面引导,营造正能量抗疫氛围。

罗彩虹是东海岸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党员社工,虽因疫情交通管制无法正常返岗,但在离深千里之外仍坚持线上工作,号召团队其他 4 名社工积极协助社区党委,走访 12 户隔离家庭,41 位隔离人员。社区工作者和社工们不仅为隔离人员送上居家隔离告知书、居家隔离指引手册等宣传资料,还带去了暖心的问候,详细了解被隔离居民的物质生活需求,联系物业妥善解决,并对被隔离居民家庭公开社工联系方式,随时提供线上情绪辅导服务。

廖泳琴是碧岭复退项目社工,从正月初二开始就一直值守在高速路口的卡点上,无畏疫情、无畏风雨,逢车必查、逢人必测,并同时发放疫情防控宣传单、登记返深车辆人员信息,成为不分昼夜的 " 前哨兵 ",严把返深输入关。

康丽君是东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社工,她第一天上班就从上午 8 点持续值守到下午 3 点,期间,上厕所都要跑步前进,更无法正常就餐。不仅工作辛苦,有时还会遇到不理解、不配合的居民,这边正要帮忙测体温,那边还要调整自己的状态,用春风化雨的态度,说服居民配合检测。这些天,她一直坚守岗位,重复做着这些琐事,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盐田女社工的一份力量。

这些只是海云社会工作服务社中女社工的剪影,像这样的事迹还有许多。除去社工身份,女社工们和普通女性一样,也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盼了一整年的春节假期,安排了很多陪伴父母、照顾子女、休闲放松的计划。但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或出于自身的使命,或出于服务单位的号召,她们毫不犹豫,选择将父母、子女交给家人,选择中断已经开始的旅行,积极投身一线抗疫,履行社工职责。